浮山的介绍
浮山,又名浮渡山,古名符度山,亦作浮度山。它与黄山、九华、天柱、琅琊、齐云并列,为安徽省历史名山。它位于皖中偏西南、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,南距枞阳县城36公里,北与庐江县交界。最高峰海拔165米,面积15平方公里。它是一个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为特色,并与河湖风光相辉映的风景名胜区。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的古火山。遗存下来的火山口、火山钟、火山渣(浮石)及溶岩流向,龟裂纹路和断层裂隙,均为全国罕见,因此浮山的地质构造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。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。早在晋梁时期(266——557),浮山就建有寺庙。陈隋间(557——618),成为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的道场。赵宋以后,是曹洞宗的祖庭——圆鉴大师禅扬佛法的宝地,著名的圆鉴大师与欧阳修“因棋说法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。这块“三宝胜地”,历史上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崇奉和护持,他们或赐匾,或赐号,或赐《经》书,或赐财物,因而浮山寺庙、塔院林立,高僧辈出,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丛林。晋梁以后,经过开发,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,如孟郊、白居易、范仲淹、王安石、黄庭坚、左光斗、张英、方苞等等。在浮山石壁上出现了480多幅摩崖石刻。20世纪80年代,浮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。1987年,安徽省正式公布浮山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,同时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;1992年底,国家林业部又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。2001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
浮山的介绍
浮山曾名隐玉山。地处浮山(属于芜湖市三山区)、峨山(属于繁昌县)二乡毗连地带,为一侵入构造孤山,三面圩区环绕,唯南向一条余脉和千军岭相连,主峰高程431.6米,地表近等轴状,面积18平方公里。
浮山属于哪里
浮山属于青岛高山奇峡的著名风景区。
浮山位于青岛市东部,为崂山向西南延伸的余脉,东西长5公里,南北宽2公里,浮山总面积7平方公里。浮山是青岛市也是全省市区内面积最大的一块绿肺,浮山九峰排列。峻峭秀拔,整座山脉络呈自东北而西南走向,一直延伸至青岛市区,最后断于胶州湾。九座山峰,有浮山九点的美誉。放眼西面,市区景象如同一幅水彩画,呈现在眼前。浮山南面是一片浩瀚的大海,无边无际,令人心旷神怡。
浮山主峰海拔368米,山虽不甚高,却常有云雾。每当天将降雨时,往往海雾升腾,如同千军万马奔腾之势,直奔浮山,一霎时,云罩峰顶,雾漫大山,当地人称其为浮山戴帽。当地有谚语说:浮山戴帽,下雨一瓢。若以山顶浮云作为预测是否有雨的征兆,果如其言,十有九准。对此,曾经有人在诗中吟道:疑是泽国蜃楼起,如筑长城雉堞成。细细品来,诗情画意,尽在其间。
浮山之春之夏之秋之冬,各有各的景致,各有各的况味。每年春回大地时节,春风荡漾,草木返绿,如同大海涨潮一般,绿色的浪潮一浪推着一浪,先浅绿而嫩绿,由嫩绿而碧绿,从山下一直涌到山顶,整个浮山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。秋天到了,浮山悄悄地褪下绿色的锦袍,换上了红黄相间的秋装。若时至深冬,水寒山瘦,浮山裸露出坚实的脊梁。
浮山集人文景观、自然风光于一体,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。每天天刚蒙蒙亮,一些勤快的晨练者就早早地登上山顶,长啸当歌,喊山声,放歌声,此起彼伏,煞是热闹。
这几年,由于乱采乱挖、随意侵占、私设坟头、放牧烧纸等行为愈演愈烈,使浮山山体和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。为遏止对浮山的人为破坏,青岛市发布了关于对浮山实施封山绿化的意见,划定了严格的保护区。
浮山属于哪个省哪个市?
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镇。
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、长江下游,北接合肥,南连池州,东邻芜湖,西临安庆,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。1956年建市,现辖一县三区,铜陵是一座资源丰富、基础厚实的沿江城市。物产丰饶,探明的稀有金属矿种30余种,其中铜、黄金、白银和石灰石储量全省第一。
浮山属于哪个省哪个市?
浮山属于山西省临汾市。
浮山县,隶属山西省临汾市。浮山县位于山西省境南部,地处太岳山南麓,临汾盆地东缘,西傍临汾、襄汾,南临翼城,东连安泽,东南毗沁水,北接古县。面积946平方公里,辖2镇13乡,人口12.07万,县政府驻城关镇。
浮山,汉属河东襄陵县地。晋属平阳郡,北齐为禽昌县地。唐武德二年置浮山县,三年改神山县属晋州,金大定七年复称浮山县,兴定四年改名忠孝县,元复称扶山县,今因之。2000年,属地级临汾市。
气候:

浮山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主要特征是多风少雨,温差较大,四季分明。冬季受西北气候影响,寒冷干燥,雨雪稀少,易出现较大西北风。夏季高温伏旱,最高温度可达37℃以上。七月份最热,日均温度24.2℃,常出现暴雨和冰雹天气。
浮山县景点
浮山县景点有浮山博物馆、桥北遗址、浮山文庙大成殿、浮山老君洞、浮山清微观等。
1、浮山博物馆:是一所当地临汾地区博物馆,位于山西省浮山县天坛镇神山路。
2、桥北遗址:遗址位于桥北村西南0.5公里处,分布于村西、西南方向。呈不规则形,文化层距地表1米,厚度1—1.5米。
3、浮山文庙大成殿:现存建筑为元代原构。大成殿筑于高台之上,面宽五间,进深三间,单檐歇山顶。
4、浮山老君洞:位于浮山县城南5公里处,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,始建于唐武德二年(619年),历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五朝的风尘岁月,有毁有建,始成现存规模、1957年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5、浮山清微观:位于山西省浮山县城北2.5公里处,始建于唐,经宋、元、明三代重建重修。该观为宫廷式建筑,分为前院、中院、后院三个部分,三院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。